河南博物院創(chuàng)建于1927年,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,當時館址定在
開封,1961年遷至
鄭州,1998年
河南博物院新館建成開放,文物藏品13萬余件。
河南博物院是現(xiàn)代化的歷史藝術類博物館,坐落在河南省會鄭州市,由1927年在開封創(chuàng)建的河南博物館發(fā)展過來的,在70年的發(fā)展過程中,她曾先后易名民族博物館、省立博物館等,并于1961年由開封遷至鄭州。1997年7月,河南省博物館與中原石刻藝術館合并,更名為河南博物院。
新落成的河南博物院,坐落在環(huán)境幽雅的鄭州市農業(yè)路中段,占地面積156畝,建筑面積7.8萬平方米,是我省建國以來第一個國家級的公益性大型文化設施。其主體建筑由我國現(xiàn)存最早的天文臺遺址——登封元代觀星臺為原型,經藝術夸張演繹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。其底部為長63米的正方形,高45.5米,內部設計五層,其中地下一層。整個建筑群設計以雄渾博大的“中原之氣”為核心,線條簡潔遒勁,造型新穎別致,風格獨特,氣勢恢宏,堪稱一座凝聚著中原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的不可多得的標志性建筑。
河南博物院是一個功能齊全的現(xiàn)代博物館,它包括廣場、序幕大廳、基本陳列館、專題陳列館、臨時陳列館、文物庫房、學術報告廳、電教樓、觀眾參與和娛樂廳、觀眾餐飲茶座、觀眾休息廳、貴賓接待、河南博物館室、紀念品商場、廣播室、計算機中心、文物保護中心,圖書資料館和培訓服務樓等部分。建筑群外部還設計有40%左右的園林綠地,形成“館中園、園中館”的優(yōu)美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