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石山位于江津
白沙鎮(zhèn)南郊約3公里處。 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景觀。平疇之中,一峰崛起,滿山碧翠,猶如一個巨大的綠球。道路從山腳蜿蜒至山巔,沿途林木蔥蘢。奇特的是滿山石頭皆黑,星羅棋布,與碧水綠樹相襯。山遂因黑石而名。山上黑石約500余,大小不同,千姿百態(tài)。大者高10余米,上可坐百余人。鷹嘴石形似鷹嘴;函谷石“一夫當(dāng)關(guān),萬夫莫開”。“二郎石”,傳說二朗神驅(qū)石填東海沱,把石變?yōu)檠蛉黑s路,路過此山休息時天漸亮,羊群還原為石,二郎神一怒,用力一坐,巨石上留下二朗神的屁股印。
滿山挺立著高大繁茂的林木。以樟樹為最多,也最古老,大者需三四人方能合抱。樟樹叢中,松、柏、杉等間雜。蘭、葡、桃、李于四季次第開放,色彩斑斕,幽香四散。數(shù)千只潔白的鸛鶴以樹為巢,在林中飛翔。函谷石附近偶一座鑒止亭,亭畔有一九曲池。山之南面,一片梅林。紅、白、綠梅相間,世所罕見,山腳有一小河,名壚溪。溪水碧綠,宛如玉帶。山頂?shù)您Q年堂,建于1928年,仿
羅馬歌劇院式建筑,規(guī)模宏大,造型獨特。登上鶴年堂高樓,想
北極目遠(yuǎn)眺,只見成渝鐵路遠(yuǎn)去,滔滔長江東流。目前,以辦成完中級的聚奎中學(xué),為國家培育桃李。
黑石山不僅以石奇景美享譽巴蜀,更因有眾多的名流游覽而引起世人矚目。特別是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,陳獨秀,馮玉祥及江南學(xué)術(shù)、藝術(shù)界人物多曾到此游覽,并且留下墨跡、詩句,縣人“白屋詩人”吳芳吉,著名國畫家張采芹墓地亦在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