頤和園是我國四大園林之一,提起頤和園,人們總是最先想到長廊、萬壽山和佛香閣等,其實頤和園里的石橋眾多,風格各異,值得漫游品味。
荇橋,是頤和園里20多座古橋中的一座經典園林古橋。漫步長廊過石丈亭,繞過石舫,湖水由寬闊開朗變?yōu)楠M長幽邃,在兩者的結合處有一座帶亭子的橋,這便是荇橋。荇橋的名字出自《詩經·周南·關雎》的“參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”荇菜是一種水生植物。
荇橋建于乾隆年間(1750年),光緒年間重建,是一座有層樓重檐特色的漢白玉亭橋。橋全長25米,寬4.8米,設
三孔,中間大方孔,可以通行較小的畫舫,兩邊斜方孔。橋中間的四角長方形敞亭建筑由八根大紅漆柱支撐,柱頂彩繪廊頭,兩側為清式靠背條椅,頂部為雙重青瓦歇山頂。坐在椅子上看頤和園美景,萬頃碧波,涼風習習,令人心曠神怡。
雖然荇橋不大,可地勢選得好。荇橋橫跨萬字河上,位于
昆明湖前湖與后湖的分界處,是后湖的西起點。橋西為五圣祠、迎旭樓、澄懷閣,皆四周環(huán)水,惟有荇橋可通東岸。這里是通往西所買賣街的交通要道,也是位置絕佳的觀景臺,曲曲彎彎的河岸一直通向水街盡處的宿云檐城關。駐足橋上,極目遠眺,景色一處一樣兒。西面是西堤,煙波浩蕩,六橋煙柳,南望
昆明湖,湖水如鏡,十七孔橋宛如長虹臥波,東邊萬壽山上佛香閣彩云繚繞,恍如仙境一般。
橋上的彩繪也是值得一看,上面繪有關羽千里走單騎灞橋挑袍的故事。
荇橋的東西兩端各有一座四柱三樓沖天牌樓,東側牌樓兩面額題分別為乾隆御筆“蔚翠”和“霏香”,西側牌樓上則書有“煙嶼”和“云巖”,分別指河岸上的林木蔚然碧綠,橋下流水彌漫著荇菜清香,昆明湖中三仙山煙霧蒼茫,云霧中若隱若現(xiàn)的萬壽山,八個字生動形象地描述出走過石橋所見的絕美景色。
石橋的南北兩端分別加砌了兩座方橋墩,橋墩上部是半圓鹿角椽形臺,每個臺上站有一只石獅。傳說有一年八月十五,慈禧到荇橋賞月,荇橋周圍搭起了彩棚,張燈結彩。忽然一陣風吹來,慈禧就覺得萬字河兩岸的彩棚突然飛起一般,活像一條大蟒蛇,牌坊上的燈籠像是蟒蛇的巨眼,向著她撲來。嚇壞了的慈禧非要拆了荇橋,工匠們不知如何是好。太監(jiān)李蓮英說,想個辦法鎮(zhèn)住蛇就行了。工匠們想,獅子是百獸之王,就在橋頭加上四只獅子吧??墒擒魳虻臉蝾^地方狹小,兩側又都有牌坊,獅子沒處放。于是,工匠們鑿了幾塊大石,傍在四個橋墩外側,上面雕刻了四只獅子。如今,四只鎮(zhèn)水獸一副憨厚的樣子,站立在橋旁,與石橋、漢白玉欄桿及精美的四角亭構成一組完整和諧的造型。來
北京旅游,不去頤和園看看,肯定會有遺憾。